学校动态

News Ubaby color

美术培养要比专注智力培养对

发布时间:2017-02-02 浏览次数:12877次

 

        孩子书包里就一本教科书,课程表也不是语文、数学、英语,而是“庆典课”、“戏剧”、“语言与阅读”、“数学与科技”、“班级读书会”……这种看起来非常新潮的教学方式,是沈阳创意美术整体实行的“全课程”改革,半年多来师生反响良好。


众所周知,在幼儿教育阶段,是不允许开设语文、数学、英语等文化课程的。因此,尽管小学一年级开设了语文、数学、英语等文化课程,但因为孩子尚处在启蒙教育阶段,因而不能强行教育。也就是说,小学一年级,不能急于“照本宣科”地向孩子灌输文化知识,而是实施“快乐教育法”,将文化知识融入各种主题活动之中,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。可见,实行“全课程”改革,可以促进幼儿教育“软着陆”,让孩子们平稳进入小学教育阶段。

 

然而,现实情况却是,在应试教育体制下,各地信奉的是“抢先教育”,不仅小学教育“中学化”,而且幼儿教育“小学化”。特别是幼儿教育,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,要求幼儿园不得开设“语数英”等文化课,但却未能得到幼儿园及家长的积极响应。一些幼儿园不仅开设了“语数英”等文化课,抢先对孩子们进“小学化”教育,而且开办了绘画、书法、钢琴、舞蹈等形形色色的少儿艺术培训班,强制对孩子们进行所谓的素质教育。更有甚者,一些教育培训机构推出“幼升小”应试强化补课班,家长趋之若鹜。甚至还有家长把尚在幼儿园读小班的3岁多孩子送进培训班,补起“幼小衔接”、“思维训练”之类的课程。

 

是对小学教育“中学化”、幼儿教育“小学化”的一种纠偏。所谓“全课程”改革,说直白点,就是降低文化课学习标准,使其回归“儿歌”本色。在这一点上,还真该向外国教育者学习。外国的小学教育“重引导”,而中国的小学教育“重说教”;外国告诉孩子们“要这样做”,而中国则要求孩子们“该怎样做”。相形之下,中国孩子必须充当一个“小大人”的角色,对小学教育阶段的内容要费力“思考”,甚至去“猜”。这种拔苗助长的方式,显然是在为难孩子,甚至违背了未成年人的发展规律,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。

 

目前,社会对小学生发展个性存在着错误的理解,有的甚至把个性发展与定向发展等同起来,对学生进行不适当的“专科定向培养”;教育方式上只重视课堂教学,忽视把教育寓于各种活动中;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智力开发上面,急于传授给孩子知识,忽视孩子品德、健康和习惯的发展。此外,对孩子的过度保护,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弊端。因此,解决小学教育弊病,首先应从“全课程”改革开始,强化对孩子适应社会能力、生活技能等方面的培养,弱化对孩子智力的教育和文化知识的灌输。

上一篇:教育目的在育人 下一篇:美术培训都教孩子哪些方面呢?